知識分享
吃排卵藥懷孕機率高嗎?傳統&新型排卵藥差在哪,有哪些副作用
排卵藥在人工生殖中扮演極重要角色,是治療不孕症的關鍵之一,但它也曾用於乳癌、內膜癌;一般若排卵異常,如排卵量少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患者,醫師就會建議排卵藥療程。進行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的婦女,想透過排卵藥增加懷孕率,先了解傳統與新型口服排卵藥差別,再進行療程才能事半功倍。
排卵藥分為新型和舊型,兩者有什麼差異?
排卵藥主要是增加卵泡數,誘導排卵,讓週期排出的卵子不只一顆,進而提升懷孕率。
市面上常見口服藥物為傳統Clomid(Clomiphene)與新型Letrozole(Famara),原理大同小異:降低體內雌激素作用,使腦下垂體分泌性腺刺激素─濾泡刺激激素(FSH)和黃體刺激激素(LH),促進卵泡成熟、自行排卵。但效果與適用對象仍略有不同。
傳統排卵藥Clomid(Clomiphene):
Clomid,中文名稱為快樂妊、樂孕錠、喜妊錠等,問世於1976年,是美國食品與藥品管制局(FDA)認可的口服排卵藥,結構和雌激素相近,透過佔據雌激素接收器,不抑制下視丘GnRH 釋放,讓腦下垂體前葉持續釋放FSH與LH,刺激更多卵泡成熟。根據統計,患者連續療程半年,懷孕率約40~50%,多胞胎機率約5~8%。
★ 適合族群:排卵異常患者
新型排卵藥Letrozole(Femara):
Letrozole,中文又稱復乳納,是一種芳香酶抑制劑(Aromatase inhibitor),最初用於治療乳癌,可將卵巢雄性素提升,建構如多囊卵巢狀態,使FSH增加,近年在治療不孕症上有理想療效而被廣泛使用,排卵率高達77~88%,多胞胎機率也較低,僅3.4%。
★ 適合族群:排卵異常、肥胖的多囊性患者
吃排卵藥懷孕成功機率高嗎?
吃排卵藥促進排卵,平均可產生2~3顆成熟卵泡,還能改善黃體素不足,根據人類生殖醫學期刊(Human Reproduction)一份2017年研究,針對平均年齡28.2歲、BMI值27.5的多囊患者進行Letrozole與Clomid隨機雙盲實驗,透過六個週期數據,可發現排卵藥都有顯著效果。
排卵藥療程會依年齡做參考,若是34歲以上的高齡產婦,純排卵藥療程以3個月為限,小於34歲婦女則以半年為療程最長時間。
排卵率 | 受孕率 | 活產率 | |
舊型排卵藥Clomid | 79.7% | 43% | 35.4% |
新型排卵藥 Letrozole | 83.3% | 61.2% | 48.8% |
*數據來源:Human Reproduction, Volume 32, Issue 8
排卵藥可以常吃嗎,有沒有副作用?
服用排卵藥時,部分患者會出現乳房腫脹、腹脹、噁心嘔吐、熱潮紅等輕微副作用。另外,傳統排卵藥Clomid容易抑制子宮內膜厚度、減少子宮頸黏液等副作用,使胚胎不易著床,需配雌激素使用才能提高受孕率;Letrozole則沒有Clomid的副作用,唯此藥劑非健保給付之藥品。
若吃了排卵藥一直沒懷孕,該怎麼辦?
排卵藥並非適合所有族群,若女性已超過38歲之高齡、卵巢功能低下、雙側輸卵管有問題等,都不建議採取口服排卵藥。若已進入療程3個月至半年,仍無法自然受孕,建議進行更詳盡不孕症檢查,與人工生殖療程。
進一步了解「自然受孕療法」

施打排卵針過程分享
圖文授權@不死兔













資料來源:
- S.A. Amer, J. Smith, A. Mahran, P. Fox, A. Fakis, Double-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letrozole versus clomiphene citrate in subfertile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, Human Reproduction, Volume 32, Issue 8, August 2017, Pages 1631–1638, https://doi.org/10.1093/humrep/dex227
-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. (2016). Medications for Inducing Ovulation. Alabama
其他相關訊息
-
27.Sep.2023
子宮鏡手術費用、時間、風險,3大問題一次瞭解
-
24.Aug.2023
懷孕初期肚子痛、下腹痛像經痛?4種懷孕初期腹痛位置,了解症狀、原因及對胎兒的影響!
-
24.Aug.2023
試管嬰兒打針有副作用嗎?做試管嬰兒打排卵針禁忌與注意事項